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张宝文:农业投入应形成法律保驾的多元格局
2006-7-13


  “虽然我们近几年对农业加大了投入,但充其量只是把长期实行的扶工抑农的政策调整为工农并重而已。”由于长期主管农业工作,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谈起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时有着更深的感受。随即,他用PSE值———经合组织(OECD)用于衡量政府对农村和农业的扶持程度的指标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张宝文介绍说,发达国家的PSE值平均为51,发展中国家平均也达到了6。也就是说,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者每生产100元的产品,国家就会补给他51元。
  
我国从2004年左右开始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先后出台了很多支农政策。如取消了实行几千年的农业税,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尽管如此,按照经合组织的PSE值来看,我国对农业生产者的PSE值也刚刚从负值接近于0。也就是说,我们原来不仅没有给农民补贴,反而从他们那里抽取了很多税费,现在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实际上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投入还远远不够。”张宝文认为,在这样的前提下,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尽快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了。
  
“重要的是要完善国家农业投入法律法规体系,硬化农业投入的约束机制。”谈到如何改善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张宝文表示,发达国家农业的投入之所以能够稳定而可靠,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业投入是以法制化作为保证的,这使得农业投入不受时间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能够得到稳定和持续的供给。而我国对农业的投资还没有法制化的管理方法,随意性较强。他建议,尽快以《农业法》为基础制定《农业投资法》,在法律中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方面的事权和财权,明确农业投资的方向和领域,并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按照职责对农业进行投入。
  
“此外应该建立农业建设发展基金,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格局。”张宝文建议,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农业建设基金的来源之一,“这是增加农业投入的一条现实可行的渠道”。他指出,目前国家虽然已经要求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用于农业的比重不低于15%,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要把这部分资金集中到中央,并在法律或政策上进一步加以明确,确保落实到位。同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农业投入体制。
  
张宝文还建议,可以通过完善信贷体系,逐步增加农业信贷规模;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采用政府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税收和贷款优惠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农业,鼓励和扶持各类工商企业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参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和经营。

作者/出处:中国农业信息网 阅读次数 [9800]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中国国际农机展再创新高度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述评(一) 
 关注前沿热点话题 国际农机展上演“头脑风暴”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述评(二) 
 中国国际农机展“国际”成色更彰显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述评(三) 
 长江流域棉油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交流研讨会在江西九江举办 
 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农业农村部在湖北武汉召开现场会强调 大力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农业强国规划实施和“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2025年省部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会议在青海西宁召开 
 刘国中在内蒙古、辽宁调研时强调 扎实抓好“三农”和卫生健康重点工作 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608]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4940]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4831]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4794]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623]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41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06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2890]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276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266]
   

主 办:长岭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地 址:松原市长岭县长岭镇永久路1418号 邮 编:131500
电 话:0438-7225551 传 真:0438-7225551 Email:cl@jlnongji.cn
  http://cl.jlnongji.cn